辅导员余卉:“资源取向”视角下宿舍人际关系调整
来源:商务信息技术学院 时间:2025-04-23

  “资源取向”视角下宿舍人际关系调整

  ——一例学生生活适应问题的成长辅导案例报告

  一、辅导背景

  大一女生小赵某天早自习后主动来我办公室找我。看着她一脸疲倦的样子,猜测昨晚一定没有睡好,于是我把她带到二级学院的成长辅导室,倾听她的烦恼与困惑。

  小赵所在的宿舍是一间8人寝,读大学前从来没有住过校,室友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和性格特征。小赵表示自己作息时间规律,晚上一般在10:30入睡,但睡眠质量一直不好,入睡难,睡眠浅,对睡觉的环境有较高的要求。其他7位室友经常熬夜,有的打游戏,有的追剧,有的在做部门工作材料,总之,在小赵要入睡的时间段,寝室光线较强,声响较大,严重影响她睡觉,导致她白天精神不佳,昏昏欲睡。小赵多次尝试与室友沟通,希望她们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早睡早起,但屡屡受挫,甚至遭到室友的嘲讽。小赵还表示,宿舍同学之间一般都是各忙各的,很少有情感的交流,大家都比较冷漠,都专注于自己的事情。如果还要在这样的氛围中生活三年,她觉得自己一定会很不开心。因此,主动向我寻求帮助。

  二、辅导过程

  (一)问题分析

  该宿舍的情况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一是因作息时间不一致,导致宿舍矛盾,二是宿舍人际关系冷漠。

  1、从宏观上进行分析

  (1)社会环境

  目前“00后”大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复杂,价值观念多元化,且网络已经深深地扎根于他们的生活,网络已经成为许多“00后”大学生购物、交友、娱乐的平台,对网络构建的虚拟世界有一定的依赖,有的甚至以虚拟代替现实,过分依赖网络,现实社会交际能力弱化。

  (2)家庭环境

  “00后”大学生的家庭受国家经济转型、市场竞争引入和利益分配改革等的影响,家长面临的社会压力和不确定性明显增大,家长在自身工作、家庭生活、孩子教育等方面承受了巨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压力,无暇顾及与孩子的充分沟通,造成了事实上的沟通困难。此外,也不乏破裂家庭、空巢家庭。有的学生带着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在人际交往、情绪表达、自我认知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2、从微观上进行分析

  (1)制度层面

  该宿舍同学生活作息严重不一致,宿舍长没有很好地履行宿舍管理职责,没有带领大家一起制定宿舍公约来保障基本的生活节奏。

  (2)心理层面

  学生入校时撰写的成长报告显示:该宿舍的学生进入大学之前没有寄宿经历,加之都是大学新生,没有很好地适应环境,经验不足加上适应不良,共同构成了宿舍人际关系紧张的心理层面的原因。

  (二)辅导思路与方法

  1、全面深入了解情况,进行问题评估

  详细了解小赵的家庭背景和成长经历,该生父母均为小学教师,属于专制型的家长,一直以来对小赵要求严格,在生活习惯、学习成绩等方面均有较高的要求,使得小赵生活一直比较刻板,没有弹性,也没有自主性,导致小赵性格上唯唯诺诺,不善于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绪,特别在意他人的评价,形成了讨好型的人格。

  了解宿舍其他7位学生对宿舍集体生活的感受和看法和各自的兴趣爱好、生活习惯。首先,采用打分的方式测评每个人对宿舍人际关系的满意度情况,满分为10分,其中有5名学生低于6分,2名学生仅3分。可见,目前该宿舍的人际关系较为紧张,学生在该宿舍的幸福指数较低。这7位学生大学生活缺乏规划和目标,从高中紧张的学习状态中进入相对宽松的大学环境,周围少了家长和教师的督促,出现了学习上的松懈,行为上的放纵,经常熬夜。

  2、面对面开展团体辅导,营造安全、信任的人际氛围

  本阶段一共进行了三次8人团体辅导,间隔时间为4天。

  第一次辅导的主题是“优点大轰炸”。每个人需要被其他7位室友说说她的优点和对宿舍的贡献,以及还有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在该活动中,宿舍室友之间的评价、赞美、期待都很真实,人与人之间的亲疏情况也基本一步了然。

  第二次辅导的主题是“我的宿舍生活”。每个人用五个词总结自己目前的宿舍生活,并且针对这五个词逐一进行解释,然后听取其他室友的反馈和回应。这次辅导,学生纷纷表示意识到了各自在宿舍关系处理中的不足,并表达了希望能改进宿舍人际关系的意愿。

  第三次辅导的主题是“我的宿舍公约”。该主题辅导分三个环节开展。

  一是我带领大家学习在人际交往中表达情绪和需求的正确方式,引导学生根据作息时间不一致的矛盾按照陈述事实——表达情绪——说明原因——提出建议等四个环节理性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

  二是进行角色扮演,我选取了在宿舍集体生活中作息时间不一致的冲突情景,要求她们进行角色扮演。第一次扮演要求她们本色出演,以自我为中心,斤斤计较甚至恶语相向。第二次角色扮演,要求她们运用所学的人际沟通技巧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诉求,然后在求同存异的基础上寻求协商后的统一方案。两次角色扮演的差异,学生深刻体会到了在人际交往中换位思考、沟通技巧的重要性,体会到了宿舍关系对自己和他人的巨大影响。

  三是形成宿舍公约。这个环节由宿舍长主持,大家开诚布公地表达在作息制度、学习制度、矛盾仲裁制度、卫生打扫等方面的建议,然后以求同存异、换位思考等为原则,共同商讨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宿舍制度,并逐一进行举手表决,形成宿舍公约。

  3、开展宿舍文化建设主题班会,打造和谐向上的宿舍氛围

  我带领班委会成员策划以“一舍一主题、一舍一特色”为引导的“一舍一家”宿舍文化建设活动。构建以一个核心、两个外延为基础的宿舍文化建设机制,一个核心即以“和谐向上”为核心,两个外延即宿舍环境布置与宿舍活动开展,让和谐向上的精神厚植宿舍沃土。宿舍文化建设活动最后以“宿舍是我家,和谐向上靠大家”主题班会的形式进行呈现,每个宿舍登台现场进行PPT展示,在班级营造浓郁的宿舍文化氛围。

  三、辅导效果

  经过个体辅导与团体辅导,一方面小赵所在的宿舍通过制定宿舍公约,宿舍关系得到了有效改善。学生通过将充分理性地表达自身的需求与换位思考倾听他人的诉求相结合,使宿舍管理机制体现求大同存小异的特点。比如在就寝制度方面,从宿舍大环境角度,规定23:00熄灯,不能发出较大声响。从个人的角度,尊重每个人的习惯,小赵通过买床帘、眼罩、耳塞,改善睡眠环境,其他室友在23:00后不能发出较大声响,各自也买了床帘以免影响其他室友。另一方面班级通过开展宿舍文化活动,营造了和谐向上的宿舍氛围,从而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该宿舍人际关系好转开始于与小赵的单独谈话与其他7位学生的谈话,通过与学生充分沟通,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情绪,从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学生的焦虑。大一新生,由于生活、学习环境发生了变化,普遍存在适应问题,比如人际关系的处理、自主学习的养成等,学生如果缺乏有效的指导,容易在心理上出现迷茫、焦虑、抑郁等状态,行为上容易出现放纵、冲动、沉迷网络等情况。此时,向学生提供一个表达的平台,既能让学生得到情绪上的宣泄,也能促使学生有意识地思考自身的不足之处。接下来的“优点大轰炸”团体辅导,采用的是“资源取向”理论,要求大家在他人身上“淘宝”,一方面让大家看到别人的优点,另一方面帮助当事人树立信心,感受集体的温暖,此项活动旨在引导大家在思维上由日常的“缺陷取向”转变成“资源取向”,在认知层面为学生打开了全新的视野,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正面的情绪多了,负面的情绪自然就少了,为进一步改善宿舍关系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我的宿舍公约”团体辅导中,通过两次截然不同的情景剧表演,学生深刻体会到了沟通的重要性,从而鼓励大家采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需求,引导大家正确看待集体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形成求同存异的意识,营造和谐的集体氛围。

  四、辅导反思与启示

  宿舍是大学生的第二个家,除承担学生的生活功能外,还是集休息、娱乐、学习、交往的重要场所,是学生除家庭外最放松、最真实的环境。宿舍也是大学生最容易产生人际冲突的地方,宿舍关系处理不当,轻则影响学生的归属感、学习、生活,重则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甚至涉及生命安全等问题。

  在大一新生出现的适应问题中很多来自于宿舍人际关系紧张,一是辅导员应以预防教育为主,防患于未然。在入学教育中,一方面应通过各种团体辅导,提升学生在宿舍、在班级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应针对学生开展人际交往技巧的主题教育。建立个体-宿舍-班级-学院-学校的五级心理健康问题解决机制。在危机预警中,应建立学生-宿舍-班级-学院-学校的五级心理健康问题解决机制,有效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二是在辅导员面对学生冲突时,应充分倾听双方的想法和诉求,引导学生采用“资源取向”的视角看待矛盾冲突,认识到危机也是改变的契机,在没有违反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学生产生的人际冲突,辅导员应站在中立的角度处理看待问题,引导学生在充分表达自己的情绪和诉求的基础上尊重他人的诉求,达到求同存异的效果。

公众号
移动门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