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学院茶艺与茶文化、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建设研讨会顺利召开
发布:2025-04-02来源:茶学院
2025年3月29日,茶学院组织召开茶艺与茶文化、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讨会。会议由茶学院院长廖伟主持,校长李定珍、副校长易兰华和湖南省茶业集团董事长周重旺、湖南省茶叶研究所副所长王沅江等20余位行业专家、企业代表及教学骨干参会,围绕专业定位、课程体系优化、校企协同育人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为学院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把脉定向。
廖伟表示,学校新增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需在人才培养定位、岗位能力要求、核心课程设置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广泛吸纳行业智慧,尤其要结合当前茶产业数字化转型趋势,深化校企合作内涵。她特别介绍了与古洋河电商直播平台的合作进展:目前学院已建成一个茶产品主题直播间,未来计划增设2至3个特色直播间,并依托湖南省“五彩湘茶”公共品牌战略,在重点产茶区布局5个产地直播间,进一步强化电商营销与品牌推广能力。
李定珍系统梳理了茶学院发展现状。她表示,茶艺与茶文化专业已形成成熟培养体系,每年招收3个班级共150人,课程涵盖茶艺、茶文化、营销等模块,毕业生主要对接茶艺服务、产品销售等岗位;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今年首次招生,单招报名85人、录取35人,生源质量与市场需求潜力显著。实训室建设方面,学院已建成茶艺、评茶员高标准实训室,茶饮实训室正在施工,年内将新建2个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实训室。国际合作领域,学院与柬埔寨茶叶基地的合作项目将于今年启动技术培训,助力国际化人才培养。李校长还指出,茶学院近年获评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未来需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推动教学成果向产业效益转化。
与会专家结合茶产业链实际需求提出多项建设性意见。湖南省茶业集团董事长周重旺提出,课程开发需紧扣“全产业链”技能需求,建议开设茶学概论、茶文化基础必修课,并将茶叶育种、栽培与加工技术整合为模块化课程,同时强化茶叶经营与管理、大数据信息化等复合型课程。湖南省茶叶学会会长萧力争强调课程设计需精准对接就业方向,建议增设“茶学概论”作为专业基础课,合并经济学基础与经济法、市场调查与市场营销实务等课程,优化茶树栽培与加工技术课程名称,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多位企业代表指出,当前茶企基层技术与管理人才缺口显著,建议通过定向招生、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开发教材等方式,培养兼具生产加工技术、数字化营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针对课程体系优化,专家们一致认为需突出实践导向与市场衔接。湖南省茶叶品牌促进会秘书长王准等提出,课程设置应覆盖种茶、制茶、卖茶全流程,新增茶叶审评与检验技术、产业法律与标准化等课程,调饮茶工艺需融入新中式茶饮市场趋势,供应链管理课程应侧重实战案例教学。中国制茶大师刘杏益等强调,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需强化生化知识、机械原理及智能化加工技术教学,茶艺与茶文化专业需加强非遗技艺传承、茶健康养生等特色内容,两专业应共享经营管理类基础课程,实现“一专多能”培养目标。
廖伟在总结中表示,学院将系统梳理专家建议,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依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优化课程体系,突出“三茶统筹”理念;二是深化产教融合,加快电商直播基地、产地直播间及校企联合实训室建设;三是探索定向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模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为茶产业输送“懂技术、善经营、会传播”的高素质人才。本次研讨会为学院专业建设厘清了方向,相关修订方案将于4月底前提交专家组复审。(通讯员 罗玲娜 冯湘)
(一审:廖伟 二审:袁勤思 三审:聂振华)

李定珍系统梳理了茶学院发展现状。她表示,茶艺与茶文化专业已形成成熟培养体系,每年招收3个班级共150人,课程涵盖茶艺、茶文化、营销等模块,毕业生主要对接茶艺服务、产品销售等岗位;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今年首次招生,单招报名85人、录取35人,生源质量与市场需求潜力显著。实训室建设方面,学院已建成茶艺、评茶员高标准实训室,茶饮实训室正在施工,年内将新建2个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实训室。国际合作领域,学院与柬埔寨茶叶基地的合作项目将于今年启动技术培训,助力国际化人才培养。李校长还指出,茶学院近年获评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未来需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推动教学成果向产业效益转化。
与会专家结合茶产业链实际需求提出多项建设性意见。湖南省茶业集团董事长周重旺提出,课程开发需紧扣“全产业链”技能需求,建议开设茶学概论、茶文化基础必修课,并将茶叶育种、栽培与加工技术整合为模块化课程,同时强化茶叶经营与管理、大数据信息化等复合型课程。湖南省茶叶学会会长萧力争强调课程设计需精准对接就业方向,建议增设“茶学概论”作为专业基础课,合并经济学基础与经济法、市场调查与市场营销实务等课程,优化茶树栽培与加工技术课程名称,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多位企业代表指出,当前茶企基层技术与管理人才缺口显著,建议通过定向招生、校企共建实训基地、联合开发教材等方式,培养兼具生产加工技术、数字化营销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针对课程体系优化,专家们一致认为需突出实践导向与市场衔接。湖南省茶叶品牌促进会秘书长王准等提出,课程设置应覆盖种茶、制茶、卖茶全流程,新增茶叶审评与检验技术、产业法律与标准化等课程,调饮茶工艺需融入新中式茶饮市场趋势,供应链管理课程应侧重实战案例教学。中国制茶大师刘杏益等强调,茶叶生产与加工技术专业需强化生化知识、机械原理及智能化加工技术教学,茶艺与茶文化专业需加强非遗技艺传承、茶健康养生等特色内容,两专业应共享经营管理类基础课程,实现“一专多能”培养目标。
廖伟在总结中表示,学院将系统梳理专家建议,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依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需求,优化课程体系,突出“三茶统筹”理念;二是深化产教融合,加快电商直播基地、产地直播间及校企联合实训室建设;三是探索定向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模式,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与职业素养,为茶产业输送“懂技术、善经营、会传播”的高素质人才。本次研讨会为学院专业建设厘清了方向,相关修订方案将于4月底前提交专家组复审。(通讯员 罗玲娜 冯湘)
(一审:廖伟 二审:袁勤思 三审:聂振华)